環境永續


環境永續政策

環境永續是企業永續發展重要的一環,本公司將環境永續納入企業政策,設定2050年實現碳中和,淨零排放的目標,開發綠能減碳的產品,保護地球永續;落實減碳管理,減緩氣候變遷;深化環境教育,提升環境永續意識。

環境永續目標

面對全球性的氣候變遷及環境議題,在維持地球升溫不超過 1.5℃ 的目標中並維護環境及生物多樣性,關注企業成長風險與潛在市場機會,普萊德落實氣候及環境行動,系統性實踐前瞻管理,訂定之短、中、長期環境永續目標。

普萊德氣候與環境行動重要里程碑

氣候暨自然環境資訊揭露

普萊德積極回應氣候暨自然變遷帶來的風險,把握轉型低碳經濟過程中獲得的機會,有效資源配置提升企業競爭力及營運韌性。

為能具體的呈現氣候暨自然變遷對本公司的衝擊及影響,普萊德科技依據自然相關財務揭露 (Task force on Natur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 TNFD) 架構以及氣候相關財務揭露 (Task Force on Climat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 TCFD) 架構鑑別自然暨氣候風險及機會。詳細資訊請參閱普萊德2024年氣候暨自然環境報告書

2023 年首度參與碳揭露計畫 (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 CDP),獲評C級 (Awareness Level);2024年大幅進步,上升至B級 (Management Level),為全球中小企業的最高得分層級,展現公司在碳管理與永續發展上的積極提升。透過評鑑問卷,揭露碳排放盤查當量、減碳成效,並深入鑑別法規與實體風險,強化普萊德因應氣候變遷的應變能力。同時,針對能源耗盡、資源短缺、極端氣候、海平面上升等議題進行評估,以降低營運風險與成本,進一步將風險轉化為綠色循環經濟商機,提升企業永續競爭力。

氣候變遷管理

普萊德除了制定短、中、長期環境永續目標,因應國際趨勢與政策法令,推展《PLANET 2050 淨零碳排路徑圖》,並透過四大核心策略,「溫室氣體管理」、「開發綠色產品」、「減緩環境衝擊」、「環境永續管理機制」以達到「2050 淨零碳排」目標及調適與減緩氣候變遷所帶來的衝擊。

◾ 溫室氣體盤查結果

普萊德參照ISO 14064-1標準,依據營運控制權法設定組織邊界,並設定基準年為2022年。主要溫室氣體排放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 與氫氟碳化物(HFCs) 等。2023年起,連續3年通過ISO 14064-1 溫室氣體盤查驗證。

2024年與2023年溫室氣體排放量差異說明:

  • 類別一直接溫室氣體排放量為48.7637公噸CO2e,較2023年上升7.36%,主要原因為公務車用油量增加。
  • 類別二間接溫室氣體排放量為262.9618公噸CO2e (市場別),較2023年溫室氣體排放下降5.4%,主要為提高再生能源使用占比所致。
  • 類別三、四其他間接溫室氣體排放量為913.8986公噸CO2e,較2023年上升77.6%,主要原因為擴大上下游運輸盤查範圍及新增盤查項目-員工通勤。
◾ 普萊德近三年溫室氣體排放盤查結果
年度 2022 2023 2024
盤查範圍 新北市新店區民權路96 號 5 樓-11 樓2 樓、96 號B1、98 號B1、100 號B1 新北市新店區民權路96 號 5 樓-11 樓2 樓、96 號B1、98 號B1、100 號B1 新北市新店區民權路96 號 5 樓-11 樓2 樓、96 號B1、98 號B1、100 號B1
類別一:直接排放 41.5048 45.4190 48.7637
類別二:能源間接排放 地區別 市場別 地區別 市場別 地區別 市場別
342.8955 328.1345 321.8921 277.9747 343.2106 262.9618
類別三~ 四:其他間接排放 136.2802 514.4390 913.8986
  1. 註 1. 2022 年~ 2024 年溫室氣體盤查數據,類別一、類別二通過第三方機構查證
  2. 註 2. 全球暖化潛勢 (GWP) 係依據IPCC 第六次評估報告 (2021)
  3. 註 3. 普萊德屬辦公室作業,無使用破壞臭氧層物質,亦無氮氧化物(NOx)、硫氧化物(SOx) 氣體排放


普萊德因業務發展及產能影響,為據實反應產能規格變動對溫室氣體排放量與減量目標達成率的影響,以溫室氣體排放密集度說明產能規模與排放量之相關性。

普萊德近3年溫室氣體排放密集度皆呈現下降趨勢,2024年溫室氣體排放密集度為0.1658公噸 CO2e/新台幣百萬元,較2023年減少5.4%。

◾ 再生能源使用,超越階段目標

再生能源的使用是淨零排放路徑中的關鍵策略之一,普萊德於2020年布局再生能源使用,與再生能源售電業者簽訂綠電購買合作意向書,2021年簽訂「再生能源電能及憑證購售契約書」,2022年參與《氣候宣言》RE10X10,宣示本公司將在2025年,企業總用電量至少10%以上使用綠電。同年7月正式轉供綠電。

普萊德2023年綠電使用占比13.6%,提前達成RE10目標。
2024年共計使用162,447度綠電,佔公司總用電23.4%,提前達成RE20目標,降低碳排量80.2488公噸CO2e。已取得98張再生能源憑證。

◾ 綠色產品與再生能源供電網通設備開發

產品全面執行綠能產品開發,訂定「綠能產品開發原則」,從技術研發、設計、製造、運輸、產品使用到回收再利用等階段嚴格依循環保規範要求。

普萊德領先全球開發「再生能源供電網路設備」系列,創新整合自然再生能源電力和智慧網路管理,不需市電,實現都會網路與偏遠地區用電獨立的網路通訊,不僅降低網路建設碳排放,並有助於減緩氣候變遷,促進環境永續。更多訊息

◾ 推動低碳供應鏈永續轉型,共創永續價值鏈

普萊德積極推動綠色供應鏈管理,從環境友善邁向淨零碳排,建置「綠色供應鏈管理平台」,串聯供應商進行綠色產品、料件、碳盤查與碳足跡管理,並透過數位技術與淨零轉型強化供應鏈韌性。截至2024年底,191家供應商中已有31%完成盤查,21%取得ISO 14064-1查證。同年推動「供應鏈永續韌性雲計畫」,獲經濟部低碳化補助,輔導11家供應商進行碳管理與轉型。另外,持續導入DHL GoGreen Plus服務,使用永續航空燃料,2023年減排15.5公噸CO₂e(減排5%)、2024年達26.6公噸CO₂e(減排11%),所有數據均經SGS第三方查證。普萊德將持續深化與供應商的合作,提供線上課程與資源,提升其碳管理能力,攜手打造低碳、永續且具韌性的供應鏈生態系。

◾ 自然正成長與生物多樣性

普萊德的辦公大樓及主要製造據點均未設置在環境保護、生物豐富多樣地區或經修復的棲息地。秉持以自然環境復原與生態系統再生為核心的可持續發展理念,普萊德致力於促進自然環境的正向發展,持續與當地居民、利害關係人合作及執行自然生態守護相關計畫,不僅減少對環境的負面影響,更致力於提升生態系統的正面效益。

普萊德承諾透過其活動、產品及服務的持續改善,推動自然與生物多樣性保育和重新造林計畫來承擔對整體生態環境影響減緩的責任。系統性地導入自然為本解方 (Nature-based Solutions, NbS),邁向不淨損失 (No Net Loss)、淨正向影響 (Net Positive Impact) 之共同目標。

【自然生態復育】
普萊德科技創辦人於十多年前,有感於生物和自然環境相互依賴的重要性,尋覓多處地區,終於在萬里地區發現了一處兩溪會合的水源地。這片土地具備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多樣的生態環境,以“萬物共生,自然和諧”的理念打造《萬里生態園區》。

這片土地原本充斥著人工造景,普萊德採用生態工法改造,大量種植當地原生花草樹種,設置生態池、進行「螢火蟲復育計畫」,建構出一個大自然與人類和諧共存的環境,使生態系統得以平衡,生生不息。

【台灣好空氣育福田 - 降低空污,減少碳排、提升生物多樣性】
普萊德與中華國際原生復育協會共同推動「好空氣育福田」行動,透過稻稈分解菌的使用,以減少因焚燒稻稈造成空污碳排和損害身體健康,使稻稈農業廢棄物能就地分解循環利用,並增加土壤有機質以照護生物多樣性。

普萊德以《台灣好空氣育福田》停燒稻稈,降空污、減碳排、提升生物多樣性,響應『千分之四倡議』,2023年5月正式成為倡議夥伴一員,持續為土壤健康、糧食安全、氣候變遷盡一份心力。千分之四倡議會員及夥伴名單查詢

【坪林有機茶園認養 - 保護水源、降低碳排、提升生物多樣性】
普萊德科技本身並無製程用水,因此我們將水議題放大至生態水源的保護,自2010年開始與財團法人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合作,透過認養行動使茶園不再使用農藥、化學肥料等有毒物質,避免流入「翡翠水庫」而污染水源,使水質得以清淨。更保育了水源區內眾多珍貴的生態。

【世界環境日: 植樹活動 - 增加森林碳匯、提升生物多樣性】
自2022年起,普萊德與客戶攜手,在每年世界環境日進行植樹活動。2022 至2024 年在馬達加斯加與肯亞地區總計種植了26,000 棵樹。這項積極的舉措不僅是為了減緩氣候變遷的威脅,更是為了積極促進生物多樣性的保育,展現普萊德對於全球生態平衡的關切與貢獻。這項可持續的合作計畫不僅有助於當地生態系統的修復,還展現了企業對於環保事業的長期承諾。